据《羊城晚报》报道,去年珠海的一家文学杂志发表署名刘心武的小说,北京的另一个刘心武打电话给杂志社,意思是编辑部发表的不是他刘心武本人的作品时,应该注明,以示区别。后来那家杂志果真刊出一则启事,称珠海的刘心武为“作者”、北京的刘心武为“著名作家”。
这个不著名的刘心武是谁?原来他毕业于暨南大学新闻系研究生班、现在珠海工作。“刘心武”的这个名字是真名而不是笔名。珠海刘心武本人对此也很无奈:他姓刘,属心字辈,排行老五,所以叫“刘心武”。他遗憾父母在生他之前为什么作家刘心武不先出名,否则他的名字也可以避开名人名字,改用“刘心文”什么的。他说在学校读书时就常被这个“大名”所困扰,很多人以为著名的刘心武到暨南大学来拼搏文凭来了。不过的确也沾了个把次“著名”的光:毕业后,他给一家大型杂志寄了篇小说。很快,杂志主编给他打来长途,还称他“刘老师”;知道此刘心武非那个著名的刘心武,马上音信全无了。可是有一次他用笔名写了篇散文,大概是通信地址上的“刘心武”起了作用,很快在头条位置上一字不改地用了。珠海刘心武说他实在不想沾这个名字的光,但又不想改名,因为那样不但手续繁琐,而且以后有大作出来,寄稿费领稿费都成问题。
最近,珠海刘心武又写了一部长篇小说,叫《阿文的时代》,由珠海出版社出版。他没有接受“教训”,还是坐不改姓,行不更名的老样子。不过为了避“掠名之美”,他还是在书上附了他的照片和简介,使得“井水不犯河水”。